早餐常被說是「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」。根據中醫理論,早上7點到9點是胃經最旺盛的時段,此時進食,不僅有助於營養吸收,也能讓整個上午保持專注與活力。

但很多人都有同樣困擾:明明有吃早餐,卻很快又餓了! 其實,這背後的關鍵元凶就是——升糖指數(GI值)

 

高纖 + 低加工食材:早餐的最佳選擇

·         高纖維能延緩腸胃吸收速度,避免血糖大起大落。

·         加工度低的天然食材,能保留更多養分,減輕身體負擔。

適合早餐的食材包含:
全穀類(燕麥、糙米、全麥麵包)
新鮮蔬果
堅果種子


為什麼早餐後會餓?GI值是關鍵

·         GI食物(如白吐司、甜麵包、糕點、含糖飲料)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接著因胰島素大量分泌導致血糖下降過快,讓人很快就餓。

·         GI食物(如燕麥、全麥麵包、糙米)能讓血糖上升較慢、更平穩,延長飽足感,減少暴食與能量低落。

👉 換句話說,早餐不是「有沒有吃」的問題,而是「吃對不對」!

 

10大低GI食物排行榜一次看

  1. 芝麻 / 奇亞籽 / 亞麻籽
    • GI 5–20
    • 幾乎不影響血糖,富含Omega-3與纖維,是完美的低GI加分食材。
  2. 堅果(杏仁、核桃、腰果)
    • GI≈ 15–25
    • 含優質油脂與蛋白質,能延緩血糖上升並增加飽足感。
  3. 大麥米(Barley
    • GI≈ 25–35
    • β-葡聚糖含量極高,血糖穩定效果佳,口感Q彈。
  4. 莓果類(藍莓、草莓、覆盆子)
    • GI≈ 25–40
    • 抗氧化力強,熱量低,適合作早餐或點心搭配。
  5. 扁豆 / 鷹嘴豆 / 黑豆
    • GI≈ 30–40
    • 高纖+高蛋白,能延緩消化與吸收。
  6. 牛奶 / 無糖優格
    • GI≈ 30–40
    • 含乳糖,但蛋白質與脂肪能讓血糖上升速度變慢。
  7. 蘋果、梨子
    • GI≈ 35–40
    • 富含果膠,能幫助控制血糖並促進腸道健康。
  8. 燕麥米(Oat Groats / Oat Rice
    • GI≈ 50–55
    • 保留完整纖維,β-葡聚糖能延緩血糖上升。
  9. 地瓜(紅薯)
    • GI≈ 44–55
    • 天然甜味,富含膳食纖維與抗氧化成分。
  10. 全麥麵包 / 黑麥麵包
    • GI≈ 45–55
    • 高膳食纖維,酸性發酵,延緩澱粉糊化與消化速度,飽足感更長久。

 


想要穩定情緒?加點「色胺酸」食物

早餐不只是能量補給,還會影響情緒!
色胺酸是血清素的前驅物,能幫助大腦保持穩定情緒、減少焦躁。

早餐可加入這些食材:

·         雞蛋

·         鮭魚或雞胸肉

·         燕麥

·         堅果、芝麻

·         牛奶、香蕉


正確早餐搭配小心法

一份好早餐要同時滿足三大條件:

1.       GI穩定血糖,不容易餓

2.       高纖維幫助腸道蠕動,延緩消化

3.       蛋白質+色胺酸提升飽足感與情緒穩定

範例搭配:

·         一碗燕麥片 + 鮮奶

·         搭配一小把堅果 + 半根香蕉

·         再加一顆水煮蛋或少量雞胸肉

這樣的早餐,能兼顧能量補給、飽足感與情緒調節。

 


吃對早餐=腦袋清醒 + 精力充沛

正確的早餐能讓血糖供應更穩定,大腦獲得充足能量,避免注意力渙散與疲憊。長期來看,還能降低肥胖、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記住三大原則:

·         把握早晨進食黃金時段(79點)

·         選擇低GI、高纖維食材

·         補充足夠蛋白質與色胺酸

每天堅持,早餐就能成為你的「能量秘密武器」,幫助你以最佳狀態迎接一天挑戰!